深圳市至一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您!

林毅夫:我對中美貿易戰的三點看法

作者:admin    來源:東北亞財經    發布時間:2019-06-01 11:57    瀏覽量:

連日來,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引發多方關注。5月22日,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北京大 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朗潤·格政 ”論壇上表示,特朗普用貿易逆差和所謂的“不公平競爭”的方式與中國談判,實際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面對美國的無理要求,中國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本文已經林毅夫教授本人審閱。以下為演講實錄:
     去年我們曾在【朗潤·格政】談過中美貿易戰的問題,非常遺憾,一年過去了,這個問題還存在,而且還可能惡化。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談三個觀點:

觀點一
      第一個觀點大家都很清楚,貿易是互利雙贏的。美國跟中國買東西并不是美國給中國的恩惠,是這些東西美國自己不生產,而國內有需求必須從國際上進口。美國可以從中國進口,也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從中國進口是因為價格比較低,產品質量比較好。當然有些產品美國自己也可以生產,例如成衣、鞋子等等生活必需品,但如果他們在國內生產的話,成本會非常高,老百姓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所以,從中國進口是因為價格的考慮,這一點是貿易的基本原則。只要讀點經濟學,或是沒有讀經濟學只要有點常識,都知道這個道理。
      特朗普會說,美國每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那么大,是不是美國吃虧了呢?我想一般讀經濟學的也知道,在談國際貿易的時候,不能從兩國的貿易逆差或順差來看問題,要從一個國家跟整個世界的貿易逆差或順差來看。有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有順差,像中國去年順差是2.6%。有些國家有逆差,美國則是逆差非常大的國家,但讀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一個國家如果有貿易逆差,是因為消費太多、儲蓄不足造成的。要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必須在國內采取措施來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如果不這樣做,比如像特朗普,想用增加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歐洲、日本的關稅來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實際上會適得其反。
      例如,特朗普過去兩年對各個貿易國采取了不少舉措,但實際上,美國去年整個貿易逆差不僅沒減少,而且還在增多。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即使有特朗普那么大的動作,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是增加了12.1%,而不是減少。對中國也是一樣。去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加了11.7%,同樣并沒有解決問題,帶來的結果只是貿易狀況惡化,美國國內居民和使用中國出口產品作為投入品的生產商付出更高的代價。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進口產品要付更高的價格,那么一般家庭剩下可以用的錢就少了,可以用來買國內生產的產品或是國內提供的服務的成本就上升了,其實對美國的就業也是不利的。
      開始時美國從貿易逆差來說事,現在則從貿易不公平、中國強迫技術轉移等等這些事來說。雖然煞有其事地指摘了很多,可是沒有拿出具體的證據。固然利用國內法進行了301調查,出的報告非常厚,但如果仔細讀內容,大部分都是猜測。 所以耶魯大學的Stephen Roach教授說,這個報告基本上是在潑臟水,沒有證據,根據這樣的報告制定政策是對美國不利的。說中國強迫技術轉移,美國公司到中國來投資自然是要帶著技術來的,他的技術是我們強迫他轉來的嗎?實際上不是。因為美國公司如果在中國生產產品,要進入中國市場,他不用最好的技術,產品如何能夠競爭?比如汽車。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除了美國汽車在中國生產,也有德國、日本、韓國。如果美國通用、福特不用最好的技術在中國生產,他生產出來的汽車有人會買嗎?我們知道,通用和福特現在在中國生產的汽車比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多,他們的利潤主要來自中國。所以他用最好的技術來中國生產,是他自己的需要,并不是中國強迫的。
     中國這些年的技術進步非常快,這是事實。中國的經濟不斷增長、資本不斷積累、產業不斷升級,當然技術會不斷創新,而這些創新其實主要是我們自己通過學習、研發來獲得的。美國也有比較客觀的學者,像當過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美國財政部部長、哈佛大學校長的Lawrence H.Summers說,中國這些年的技術進步只能由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努力來取得,不可能是強迫來的或偷來的。那么,在這種狀況之下,特朗普為什么老要用貿易逆差和所謂的“不公平競爭”的方式來談事呢?我個人認為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實際上是看到中國發展得這么快,想遏制中國的發展。最近,對華為的惡意封鎖、打壓更是赤裸裸地曝露了美國打壓中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意圖。這是我的第一點看法。

觀點二
      第二點看法是我們希望貿易爭端能夠通過談判來解決,中美兩國能夠友好相處,中美貿易有利于兩國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假如事情不能按照我們的期望,貿易談判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對中國的所有出口產品都征收25%的關稅,那到底對中國有多大的影響?當然,貿易是要雙贏的,采取阻礙貿易的措施,中國會有損失,美國同樣也會有損失。中國的損失到底有多大?現在中國每年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20%,美國占中國出口的比重去年是19%,對美貿易固然重要,但也只是我們貿易當中的一部分。即使提高25%的關稅,到底會有多大的影響?可以做很多模擬來研究。

      有人說影響大一點,有人說影響少一點。一般的看法是頂多影響0.5個百分點的增長,對美國的影響可能稍微少一點,0.3個百分點。從絕對量來看,好像中國受的傷害多一點,美國受的傷害少一點。 但我們必須考慮到,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9年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可能只有2.5%,如果增長率下降0.3個百分點,他的增長率要損失12%。對中國來講,我相信維持兩會時政府設定的6%-6.5%的增長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我個人相信,應該是比較靠近6.5%。那么,即使減少0.5個百分點,我們還有6%的增長,我們增長率的損失只有8%。即使如此,中國不僅在全世界擁有很高的增長率,中國還會是全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國。眾所周知自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發了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以來,每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30%以上。即使因為貿易戰我國的增長率從6.5%降到6%,但我們現在的經濟規模占全世界16%,6%的增長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還是會貢獻一個百分點。 2019年全世界的增長會有多少?按照世界銀行的預測,是2.9個百分點。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3.5個百分點。這樣講的話,即使有貿易戰,中國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也會有30個百分點的貢獻率,中國還是對全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觀點三
      第三點是貿易是雙贏,我們有最大的誠意,希望與美國坐下來談,希望取得一個能讓雙方都滿意的方案。如果美國不愿意呢?我們絕對不會把中國發展作為代價來滿足美國單方面的需求。為什么這么講呢?即使貿易戰在最糟的狀況,中國還能維持6%的增長,中國還是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在這種狀況下,面對美國的無理要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繼續堅持我們的既定方針,全面深化改革和開放。按照現在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追求高質量發展。這種發展成果不僅是國內的東中西部、城市與農村人的共享,也是跟世界上與中國維持良好貿易關系的國家共享。
      美國占中國出口的比重不到20%,我們還有其它占80%的出口比重的貿易伙伴。如果對美國出口因為貿易戰減少,我們從美國的進口也會減少,我們可以把中國每年進口2萬多億美元的市場機會,更好地讓歐洲、日本、韓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現在對世界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展,中國的發展對中國很重要。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大家都是比較悲觀、迷茫的時候,中國的開放給其他國家帶來共同發展、共享發展的機會。其實美國很多企業家也非常清楚,目前全世界每年30%以上的增長來自中國。要是美國這些企業退出中國市場,那他就退出了全球財富500強的地圖,這些美國的企業家也都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我希望,我們保持定力,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讓中國的發展成為愿意與中國搞好關系的這些國家的共享機會。我相信,美國的企業家、美國人民,也希望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新聞推薦

關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9 深圳市至一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欧洲肉欲K8播放毛片_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_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_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